□雷霆吴南宣
“看到路边杂物乱堆,街坊邻居都能主动打扫,家园环境大变样!”最近,家住吴中区城南街道龙南社区的金大爷,对身边的变化感触颇深。“洁净家园日”文明实践行动发起后,街道志愿团队、热心居民、沿街商户、小区物业合力攻坚卫生死角、楼道广告等城市“顽疾”,成效显著。
聚焦城市文明,一系列蝶变正在悄然发生。今年以来,城南街道以文明实践为抓手,将环境整治与文明培育深度融合,推动城市治理从“外在美”向“内在美”延伸。随着“洁净家园日”“楼道主理人”“垃圾不落地”“共享苗圃”等项目扎实推进,一场场靓家园、焕新颜的净美城市行动火热展开,家园“颜值”和居民幸福感稳步提升。
方寸空间,点亮文明。淡雅的木质书架、沉浸式阅读环境、定期举办“邻里茶话会”……桂苑社区港澳桂苑小区9号楼内,一处由楼道改造的“阅读空间”格外温馨,成为传递文明的微阵地。“从设计书架到日常维护,都是邻居们亲力亲为,书籍也是大家捐赠的,还会定期流动更新。这儿真成了楼里的‘温暖驿站’!”居民许爱华由衷赞叹。
文明根植于微小单元,治理触角如何延伸?城南街道以“文明楼道”“文明菜场”建设为突破口,着力培育“文明主理人”队伍,从群众身边可观可感的地方着手,建立“居民需求+资源整合+服务效果”三张清单,扎实推进微小单元整治。
以“文明楼道”为例,街道遴选热心居民担任“文明主理人”,带领志愿者、物业等力量,分类打造阅读、助老、亲子、议事等主题空间,并负责日常维护和监督。目前,城南街道已培育20余名“文明主理人”,带动居民共同维护公共环境,楼道环境问题反弹率下降,曾经的“小角落”焕发“新生机”,实现了“微自治”。
背街小巷、绿化带这些隐蔽角落易被忽视,长效管理怎样持续?城南街道一以贯之推进全域整治,开展“垃圾不落地”“卫生大扫除”等专项行动,结合“趣味分类课堂”等多元实践活动,实现“清理一处、巩固一处、美化一处”。
为了强化精神激励,街道引入积分兑换机制,引导居民通过回收有害废弃物、过期药品等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用品,推动分类意识深入人心。“废电池换肥皂,过期药品换绿植,既环保又实惠!”在阳光苑社区,不少居民已经领取了兑换来的生活用品。如今,城南街道公共区域环境投诉率显著下降,“垃圾不落地”也成为了文明新风尚。
净美行动重在为民,文明成果何以可见?城南街道盘活美丽庭院、小区边角地等闲置空间,通过空间美学赋能,因地制宜构建绿色空间,鼓励居民参与主动养护,共建共享“苏式文明”。
闲置空间“绣”出了新风景。走进新江社区迎春花园小区,白色院墙、苏式漏窗、错落有致的花卉绿植随处可见,原本杂草丛生的角落正在变身为“一步一景”的文明窗口。“现在每天下楼遛弯,看着自己种的花开得正艳,心里特别舒坦!”居民们纷纷为此举点赞。
在此基础上,城南街道还推出“亲子共治”模式,通过手绘孩子们心中的美丽阳台、亲子共同种植蔬菜,打造家门口的“播种吧”共享阳台;与毗邻的吴江区江陵街道共建“湖畔田园”项目,通过“边界共管、项目共治”模式,架起居民交流的连心桥。
从楼道到街巷,从垃圾分类到共享苗圃,城南街道以文明实践为笔,以群众参与为墨,加快绘就环境美、人文美、风尚美的城市文明新画卷。“开展文明实践净美城市行动,是践行‘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’理念的生动实践,是提升城市品质、涵养文明新风的关键抓手。”城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街道将从深化思想认识、明确目标定位、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着手,推动文明实践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,让“净美家园”成为文明注脚,为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注入持久动力。